釋 淨 旭 開示
波斯匿王撞臣車,請示佛陀將何趣
佛說樹喻解疑惑,平時修善生善道
淨旭師父開示:
波斯匿王有一天坐馬車要趕去精舍聽佛説法,在半路和大臣的馬車相撞差點喪命。波斯匿王請問佛陀,如果當時往生,我將投生到那裡,佛陀以樹作譬喻,大樹偏西生長,不管今年或明年砍斷,大樹還是向西倒,佛陀以此樹喻,開示平時養成習慣修善法的人,不管今年死或明年死,都將投生到善道。
淨旭師父開示:
阿闍世王為奪取政權,把父母禁閉於牢房,韋提希王后祈求佛陀救護,佛陀示現十方世界的佛土讓王后選擇,王后認為西方極樂世界最殊勝,並發願求生極樂淨土。
法華經卷三、藥草喻品:
佛陀說法,視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,就像下雨,一味平等遍佈大地,但隨著眾生根性有別,所感受到的法益也各不同。
淨旭師父開示:
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能累積福德,常常聽經聞法修止觀能生起智慧,常修六度我們的福德和智慧就漸漸增長廣大,只要福德智慧圓滿,就能夠成就無上菩提。
心中有佛法,光明見諸相
心中無佛法,黑暗無所見
淨旭師父開示:
內心如果有佛法的知見,就能分辨善惡是非,就如同有光明,眼睛就能夠見到種種相。內心如果沒有佛法知見,就如同處於黑暗中,不能見種種相。
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
欲知來世果,今生作者是
古德—
想要了解過去世的因緣,就觀察這一世所受的痛苦和快樂就知道。如這輩子健康、富貴、夫妻和諧、言語莊重,就知道過去世愛護動物、樂善好施、重視禮節、講話有誠信。那麼想要知道來世有什麼果報,就觀察這一世我們身口意造作的善惡業就知道了。如這輩子守持五戒十善,來世招感五福臨門,乃至了生脫死。
佛教有正見,是故能解脫;
外道無正見,不能得解脫。
淨旭師父開示:
佛教因為有四聖諦八正道的正見,能夠引導人解脫生死苦海。外道沒有佛法的正見,所以不能引導人,出離生死苦海。
順境也非是好境,逆境也非是絕境
順逆境界善用心,皆是修行增上緣
淨旭師父開示:
順境也不一定是好境,順境有時容易讓人迷失;逆境也並不是絶境,逆境有時能激發我們的道心。遇到順逆境界懂得去善用轉變心態,一切順逆境界都是修行的增上緣。
順境也非是好境,逆境也非是絕境
順逆境界善用心,皆是修行增上緣
淨旭師父開示:
我們內心常常憶念佛法,到那裡都非常歡喜自在;心中如果沒有常常憶念佛法,就會時時起煩惱而產生痛苦。
生死如大海,隨業而飄流
三寶如法船,載人到彼岸
淨旭師父開示:
六道輪迴如同人在生死的大海中,隨業風而飄流;皈依三寶者如同登上法船,能載人到達涅槃的彼岸。
法會真實義,以佛法相會
依法起觀照,懺悔往昔業
淨旭師父開示:
參加法會的真實意義,是以佛法來相會,依著佛法來觀照我們的內心,不生起貪瞋痴煩惱,虔誠懺悔往昔所造的諸惡業。
菩薩無四相,廣利一切眾
若執於四相,處處有障礙
淨旭師父開示:
行菩薩道因無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所以能夠廣大利益一切眾生;行菩薩道若執著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就會處處有障礙。
觀諸法生滅,一切本來空;
知世間成敗,從業而有生。
六十華嚴經卷二四.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二
此偈是說,以智慧的觀點來觀察一切現象的生生滅滅,就會體悟到一切現象的本性,是無生無滅的,本來就是空無自性的;也知道世間的一切現象之所以有成敗起落,是因為眾生所造種種業而產生了種種現象。
順境易迷失,逆境易退失
堅定信三寶,能生一切善
淨旭師父開示:
修行過程中,處在順境當中,人容易懈怠放逸而迷失自己;人處在逆境不順心的時候,很容易退失修道之心。修行不管處在順境和逆境,都要堅定對三寶的信心,因為信奉三寶能生起一切的善法的功德。(40)
初果斷三結,不造生死業
及墮三惡道,如大樹斷根
淨旭師父開示:
證得初果的聖人,已經斷了身見、戒禁取見和疑惑,不再造作輪迴生死的煩惱業,也不會再墮入三惡道,如同大樹之根被斷除,不再提供煩惱養分,滋潤生死輪迴。
初果向者證四信,佛法僧戒不疑惑
依教奉行如法修,出離三界入涅槃
淨旭師父開示:
初果向的人得四證信,對於佛法僧三寶及戒律不再產生疑惑,依教奉行如法修行的人,必定能夠出離三界證入不生不滅的涅槃。
舍利尊者一弟子,均提七歲證聖果
前世為狗偷吃肉,被砍其腳棄糞坑
淨旭師父開示:
佛世舍利弗尊者,有一個弟子均提沙彌,七歲就證阿羅漢聖果,他前世是一條狗,因偷吃主人獵物一塊肉,被主人砍斷四隻腳,並且丟棄在糞坑,舍利弗尊者托鉢時遇到,為這條狗祈福迴向,此狗投胎轉世為人,七歲跟隨舍利弗尊者出家修行而證聖果。(49)
布施持戒行忍辱,精進襌定能積福
聽經聞法能生慧,常修六度增福慧
淨旭師父開示:
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能累積福德,常常聽經聞法修止觀能生起智慧,常修六度我們的福德和智慧就漸漸增長廣大,只要福德智慧圓滿,就能夠成就無上菩提。
不忍聖教衰,不忍眾生苦,
緣起大悲心,趣入於大乘。
成佛之道:
不忍心看到佛教衰微,不忍心看到眾生在受苦,依此因緣而生起大悲心,而從凡夫地趣入大乘成佛之道。(5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