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淨旭 撰
廣化老和尚住世時,一生弘揚提倡「持戒念佛」。不論是出家法師或在家信徒,來南普陀拜見老和尚,老和尚必定會向大眾開示「持戒念佛」之意義。所有親近過老和尚的僧俗弟子,耳濡目染老和尚之行持,自然都會生起「持戒念佛」之心,「持戒念佛」可說是廣化老和尚一生的行持與寫照。
對於「持戒念佛」之意義為何?老和尚開示說:「持戒」和「念佛」合之則兩美;分之則兩損。何以故?若持戒不念佛,來生以夙世持戒之故,必定大富大貴。但是大富大貴的人,十分之九不願修道,所謂「富貴學道難」,富貴中人,不知學道,他的生活必定趨向食、色、玩樂的享受,凡是過著這種生活的人士,不難想像到他的將來,必定墮三惡道,這第三世他就受苦了。又若念佛之人不持戒,臨終多被業力所障,不得往生,流入八部鬼神中去。這即是持戒和念佛,分之則兩損。如果能持戒又念佛,即得現前身心康樂,當來往生西方,見佛聞法證三不退,終至圓滿無上菩提也。
老和尚不僅用言教來弘揚「持戒念佛」;更以身教來實踐「持戒念佛」。老和尚持戒非常嚴謹,從居士身受菩薩戒後,就對戒法非常嚴格持守,每逢六齋日必定守持不非時食戒,而且不輕易開緣。曾有一天,老和尚(未出家時)於六齊日過午,忘記持守不非時食戒,吃了龍眼乾。老和尚對這件事非常自責,認為自己太過放逸,才會失去正念而違犯不非時食戒。當天晚上,老和尚就在佛前,痛哭流涕,深深自責,瞌頭禮拜,求哀懺悔。老和尚於佛前為表露自己的真誠懺悔,乃自割胸前一塊肉,求警惕自己,不再忘失正念,違犯不非時食。老和尚於佛前懺悔後,又將此事書寫成文,寄函稟報得戒和尚上白下聖長老。長老閱函後,甚為感動,並讚嘆老和尚於末法時期,還能如此嚴守戒法,實為佛門之龍象。
老和尚出家受具後,對戒法更加嚴守,每日虔頌比丘戒和菩薩戒。每晚還於佛前自我反省當日所作所為,身口意三業是否有所違犯戒法;如有違犯,必定如法懺悔,保持戒體之清淨。老和尚不緊嚴持淨戒,還發願要復興南山律宗,弘揚比丘戒法,欲令正法重現於末世。
老和尚晚年曾經歷過多次住院開刀,身體變得非常羸弱;但老和尚不為病魔所倒,一心弘戒的悲願未曾退失。每天上完晚課後,就在方丈寮前客堂為比丘法師講解一節課的《四分律比丘戒本講義》,直到老和尚往生前一個禮拜,老和尚生病住院才停止講授。
老和尚在講解戒法時,曾對大眾說:「只要有比丘肯發心學戒,乃至一人,我都願意為他講解戒法。」記得民國八十二年解夏,佛學院放暑假,有一天大眾作完晚課後,老和尚照常在方丈寮前客堂等候比丘法師前來聽講。結果,因放暑假,大部份的比丘法師都回自己的常住,前來聽講的比丘法師只有一位,是一位老比丘,教育程度並不高。老和尚看到只有一位老比丘來聽講,也並不生氣或宣佈停課,老和尚還非常慈悲的特別為這一位老比丘講了一節課的比丘戒。從這件事讓南普陀寺住眾更感覺到老和尚的偉大與慈悲,老和尚從平凡中更顯出不平凡。
老和尚對於念佛非常精進而且悲切。老和尚年輕時曾遭遇戰亂,經歷人間生離死別之痛苦,深感人生之無常。出家後因深受師長 上律下航上人和 上道下源長老之影響,特別深信淨土法門;而且目睹師長 上律下航上人及在俗老師 李濟華老居士、師母 智薰居士專修淨土,臨命終時預知時至、自在往生,老和尚更堅定念佛的信心。
老和尚念佛的依皈,是依師長 上律下航上人所傳授持名念佛要義十則:
一、念佛往生須備三資糧;
二、念佛往生須修三福;
三、念佛往生須知四遍行;
四、念佛往生須知生死的道理;
五、念佛往生須知心佛的關係;
六、念佛十法須融通應用;
七、念佛入門須先攝意;
八、念佛四訣須時時檢點;
九、念佛往生須具忻厭二行;
十、念佛往生須一向專念萬行迴向。
師父念佛的方法,也依上人所提倡之三種念佛法:一、併耳念佛,二、隨工念佛,三、痛切念佛。(詳見《百日念佛自知錄》律航老法師遺著)老和尚自言,以此要領持名念佛,容易攝心,並與彌陀本願相應。老和尚因為深信淨土法門,每天持名念佛不間斷。老和尚晚年雖然身體虛弱,行住坐臥都需靠侍者幫忙;但老和尚的行門功課,每天虔誦比丘戒、菩薩戒、持名念佛,卻不曾鬆懈怠惰。
民國七十七年南普陀寺結夏安居,老和尚患病非常嚴重,腦部積水、排泄不良,引起全身浮腫。當時醫生建議要馬上住院開刀,否則會有生命危險。南普陀全體上下都在為老和尚的身體擔憂。結果老和尚卻處之泰然,感覺若無其事,不為病苦感到憂傷;視人生如夢、虛幻不實,何有一個「我」在受苦?老和尚還調侃的對大眾說:「我的心願未了,還死不了。」事後如老和尚所言,心願未了,結夏三個月連續開了三次刀,都化險為夷,沒有往生。從那次結夏,身為侍者的我,深深的覺得,老和尚早已生死自在,只是不忍眾生苦,不忍聖教衰,緣起於大悲,遊戲於人間。
民國八十五年農曆正月二十一日南普陀寺舉辦為期半年之傳戒活動。老和尚擔任得戒和尚、上道下海長老為教授和尚、上文下戒長老為羯磨和尚。老和尚於傳戒期間親自講解戒法,每逢星期日晚課後還對戒子開示修道之宗範,並勉勵戒子要持戒念佛、弘揚戒法、樹正法幢,每位戒子都深受老和尚之感召,發心嚴持淨戒,護持正法。同年農曆四月十五日結夏,老和尚示現感冒生病,戒會執事擔憂老和尚的身體,乃送老和尚到台中榮總住院觀察。
四月十八日戒會開堂會宗法師、陪堂仁清法師、引禮如圓法師和我,一同到榮總探望老和尚。當我們一進入病房,老和尚就對我們說:「我的心願已了!我要走了!戒會及學院的事就教交給你們處理了。」老和尚顯得非常灑脫。老和尚曾發願要整理一部《四分律比丘戒講義》弘揚戒法;開辦五屆男眾佛學院培育僧才;傳一次如法的三壇大戒(包含二部僧授比丘尼大戒)。老和尚所發的願,都已實踐,老和尚自覺所作已辦,心無罣礙,預知時至,因緣將盡,乃囑付後事。四天後農曆四月二十二晚上七點三十分,老和尚就在南普陀方丈堂,安詳捨報,坐化往生。
綜觀老和尚一生的行持,由於持戒清淨,念佛悲切。所以感得諸佛菩薩加被,龍天護持,僧俗敬重。老和尚曾多次生重病,皆蒙觀音示現加被,甘露灌頂,轉危為安;道場不安時,韋陀顯應,守護道場,化解災殃;還有老和尚持戒莊嚴,戒香普熏,曾感得天人散花,供養老和尚;老和尚還以修行的功德迴向亡父亡母,親見亡父生西、亡母生天;老和尚還親見極樂世界境相兩次。老和尚的感應事跡,宗教體驗非常多,身為凡夫弟子的我,又豈能了知老和尚的修行境界。老和尚於臨命終時,又能預知時至,隨願往生,這就是「持戒念佛,決定生西」最好的明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