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 淨 旭 撰
俗話說: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」,這句話主要的意思,是說明我們想要吃一頓飯,就得要努力去工作;如不努力去工作,就不能獲得應有的報酬。這句話,在農業社會時代,大家深信不疑。但處在今日的社會,大家卻又充滿著懷疑。因為,在這個社會有許多人,不想努力去工作,每天空思妄想,希望借著買樂透、玩簽賭的方式,一夜變成大富翁。
其實以佛教三世因緣果報觀,來看會中樂透大獎之人,此人在過去世,曾行布施,今世只不過在某個時節因緣成熟,而獲得應有的果報。若在過去世,沒有行過任何布施,那麼想要在今世獲得布施的果報,就如緣木求魚,空不可得。
三世因果經云: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」經文意思,是說我們想要了解過去世我們到底造作了什麼樣的善惡業,我們只要觀察今世的遭遇變化,便能了知過去世的造作;我們如想要知道未來世的果報,只要觀察今世的造作,就能知道未來世的果報。
這裡舉數則有關過去世行善布施而於來世獲得布施果報的故事,來說明布施的果報,不可思議。佛世時,有一弟子名阿那律尊者,在過去世曾以稗飯供養辟支佛,後來召感九十一劫天上人間無貧之報,餘福德力,見佛出世,證得阿羅漢果。
又過去劫中,有一名叫做億耳的阿羅漢,他於宿世曾經用一朵鮮花發至誠心供養佛的舍利塔,死後九十一劫中往返人間、天上,受樂不盡。又以此剩餘福德因緣,在發心修道時,衣食無慮,得證阿羅漢果(大智度論卷三十二)。由供佛舍利,而做所得福德力,令施者證阿羅漢果。
又佛在世時,有一位薄拘羅比丘,宿世曾經轉生於鞞婆尸佛出世之時,當時僅以一顆呵梨勒果用恭敬之心供養聖眾僧,死後九十一劫當中,天上、人中享受福樂果報不盡,身心常無疾病。現在又值遇釋迦牟尼佛出世,隨佛出家,漏盡解脫成阿羅漢。
又傳說,南北朝時梁武帝(蕭衍),高僧寶誌禪師觀彼前生曾建三寶殿,故感得今生當皇帝果報。又謂梁武帝前生曾作樵失,無意間見一舊剎,破落不堪,三尊佛像受風吹、雨淋、日曬,樵夫以己薄力,買三個斗笠供佛,以是因緣,感帝王之福。足證布施之福難以思議。
那麼我們在現世又如何來行布施?布施之後又有何功德及利益?根據《地藏本願功德經‧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》所載:「
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,承佛威神,從座而起,胡跪合掌白佛言:世尊,我觀業道眾生,校量布施,有輕有重,有一生受福,有十生受福,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。是事云何,唯願世尊為我說之。
爾時佛告地藏菩薩:吾今於忉利天宮一切眾會,說閻浮提布施較量功德輕重,汝當諦聽,吾為汝說。
地藏白佛言:我疑是事,願樂欲聞。
佛告地藏菩薩:南閻浮提,有諸國王、宰輔大臣、大長者、大剎利、大婆羅門等,若遇最下貧窮,乃至癃殘瘖啞,聾癡無目,如是種種不完具者。是大國王等欲布施時,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,親手遍布施,或使人施,軟言慰喻,是國王等所獲福利,如布施百恆河沙佛功德之利。何以故。緣是國王等,於是最貧賤輩及不完具者,發大慈心,是故福利有如此報。百千生中,常得七寶具足,何況衣食受用。
復次地藏:若未來世,有諸國王,至婆羅門等,遇佛塔寺,或佛形像,乃至菩薩聲聞辟支佛像,躬自營辦供養布施。是國王等,當得三劫為帝釋身,受勝妙樂。若能以此布施福利,迴向法界,是大國王等,於十劫中,常為大梵天王。
復次地藏:若未來世,有諸國王,至婆羅門等,遇先佛塔廟,或至經像,毀壞破落,乃能發心修補。是國王等,或自營辦,或勸他人,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結緣。是國王等,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。如是他人同布施者,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。更能於塔廟前,發迴向心。如是國王乃及諸人,盡成佛道,以此果報無量無邊。
復次地藏:未來世中,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,見諸老病及生產婦女,若一念間,具大慈心,布施醫藥飲食臥具,使令安樂。如是福利最不思議,一百劫中常為淨居天主,二百劫中常為六欲天主,畢竟成佛,永不墮惡道,乃至百千生中,耳不聞苦聲。
復次地藏:若未來世中,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,能作如是布施,獲福無量。更能迴向,不問多少,畢竟成佛,何況帝釋梵轉輪之報。是故地藏,普勸眾生當如是學。
復次地藏:未來世中,若善男子善女人,於佛法中,種少善根,毛髮沙塵等許,所受福利,不可為喻。
復次地藏:未來世中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遇佛形像、菩薩形像、辟支佛形像、轉輪王形像,布施供養得無量福,常在人天受勝妙樂。若能迴向法界,是人福利不可為喻。
復次地藏:未來世中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遇大乘經典,或聽聞一偈一句,發殷重心,讚歎恭敬,布施供養。是人獲大果報,無量無邊。若能迴向法界,其福不可為喻。
復次地藏:若未來世中,有善男子善女人,遇佛塔寺,大乘經典。新者布施供養,瞻禮讚歎,恭敬合掌。若遇故者,或毀壞者,修補營理,或獨發心,或勸多人同共發心。如是等輩,三十生中常為諸小國王,檀越之人,常為輪王,還以善法教化諸小國王。
復次地藏:未來世中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於佛法中所種善根,或布施供養,或修補塔寺,或裝理經典,乃至一毛一塵,一沙一渧。如是善事,但能迴向法界,是人功德,百千生中受上妙樂。如但迴向自家眷屬,或自身利益,如是之果,即三生受樂,捨一得萬報。是故地藏,布施因緣,其事如是。」
又據《十善業道經》載,行者若能修持十善業,更行布施,其果報不可思議,如經云:「 爾時,世尊復告龍王言:若有菩薩依此善業,於修道時,能離殺害而行施故,常富財寶無能侵奪,長壽無夭,不為一切怨賊所害。離不與取而行施故,常富財寶無能侵奪,最勝無比,悉能備集諸佛法藏。離非梵行而行施故,而行施故,常富財寶無能侵奪,其家貞順,母及妻子,無有能以欲心視者。離虛誑語而行施故,常富財寶無能侵奪,離眾譭謗,攝持正法,如其誓願所作必果。離離間語而行施故,常富財寶無能侵奪,眷屬和睦,同一志樂,恒無乖爭。離粗惡語而行施故,常富財寶無能侵奪,一切眾會歡喜皈依,言皆信受無違拒者。離無義語而行施故,常富財寶無能侵奪,言不虛設,人皆敬受,能善方便斷諸疑惑。離貪求心而行施故,常富財寶無能侵奪,一切所有悉以惠捨,信解堅固,具大威力。離忿怒心而行施故,常富財寶無能侵奪,速自成就無礙心智,諸根嚴好見皆敬愛。離邪倒心而行施故,常富財寶無能侵奪,恒生正見敬信之家,見佛聞法供養眾僧,常不忘失大菩提心。是為大士修菩薩道時,行十善業,以施莊嚴所獲大利如是。」
布施的功德利益無量無邊,不僅現世能獲得無量的利益,若能將布施的功德,回向無上菩提,終成佛道。最後我引《輪轉五道經》偈誦勸勉大家一起來修布施。
賢者好布施 天人自扶將 施一得萬倍 安樂壽命長
今日大布施 其福不可量 皆當成佛道 度脫於十方